分享缩略图

全网最全吃瓜黑料平台,每日更新最新爆料,吃瓜必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新闻中心>

丝路枢纽架起文明互鉴新桥梁——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效应全网最全吃瓜黑料平台,每日更新最新爆料,吃瓜必看!纽架起文明互鉴新桥梁——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效应观察

2025-05-29 05:37:40

来源:新疆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隋云雁

5月27日,以“共建美好家园 共创繁荣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落下帷幕。活动期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共26个国家的300多位主流媒体代表、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乌鲁木齐,共商媒体合作、共话区域发展,并赴南北疆参访。

论坛凝聚共识、激发动能、擘画蓝图,致力于为上合组织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生态,推动国际媒体合作和全球文化治理迈向更高水平。

从地理枢纽到合作高地,从区域舞台到国际平台,当中国新疆成为上合组织框架下国际传播的重要舞台和桥梁,上合组织国家发展合作在此开启新篇章。

共拓合作空间

上合组织以“上海精神”为引领,树立了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在“上海精神”闪耀二十余载之际,上合组织成员国媒体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共商合作大计。

论坛发布的《共同的家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愿景民意调查报告》显示,成员国民众广泛认同“上海精神”,对深化国家间各领域合作充满期待。

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在专访中。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摄

在上合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看来,作为中国面向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前沿城市,乌鲁木齐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此次论坛重要意义。此次论坛的举办,标志着乌鲁木齐正成为上合组织未来十至十五年发展的重要枢纽,为区域合作搭建关键平台。

加强新闻共享、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积极传递共谋发展的“上合梦想”……论坛期间,各国代表围绕“媒体合作,同筑命运共同体”“创新发展,共创融合新未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伊朗《德黑兰时报》总编辑穆罕默德·萨菲建议,建设强大的地区媒体网络,促进媒体组织之间的交流项目,联合制作定期对话机制。

“AI能够支持内容的生产、制作和语言的翻译转换,更好帮助我们面向用户和观众。”埃及希克迈特文化产业集团塔赫里尔研究中心中国研究部主任雅拉·伊布拉欣说。

斯里兰卡《每日金融时报》副主编查鲁米妮·德·席尔瓦认为,媒体不仅仅是去报道事实,更要共同去促进经济发展。

各国媒体畅谈媒体发展,并致力于推动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

论坛引入企业主体参与议程。

“我们将依托上合组织框架充分发挥中国电建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深化与各个国家务实合作,实现能源、资金和技术的互利互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姚焕说。

“让建设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都成为通往共同发展的纽带,将上合组织发展愿景转化为各国人民可感知、可参与、可共享的生动实践。”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刘翔说。

“展望未来,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表示,国家电投将依托新疆新能源基地资源优势,为中亚地区国家提供新能源配套服务,在全球范围推广绿色低碳转型的中国方案,传递睦邻友好合作的中国声音。

索海尔·汗建议各国媒体工作者深入新疆,挖掘丰富新闻素材,拓展报道视角。同时借助新疆的发展优势和政策利好,在媒体技术交流、人才培养合作、联合内容生产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

“新疆当前正值投资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欢迎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多报道新疆,也欢迎上合组织国家企业家和投资者到新疆来多走一走、多看一看。”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李轩表示热烈欢迎。

共筑文化之桥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上合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论坛充分展示和传播各国历史文化资源、人文旅游魅力、民间交往故事,以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

乌兹别克斯坦国家通讯社社长阿卜杜赛义德·库奇莫夫高兴地指出,乌兹别克斯坦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到中国的学校学习,中国也开设了乌兹别克斯坦语课程,文化交流和免签政策,将两国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沙特阿拉伯《祖国报》评论部主任玛哈·阿苏拉米说,中文在沙特阿拉伯国内已迎来热烈的学习浪潮。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学习,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思想不断加深融合。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不仅在中国广受好评,在哈萨克斯坦也圈粉无数。这也恰恰证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地缘相近、民心相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齐竹泉表示。

媒体作为沟通纽带,通过合作促进成员国观点交流与相互理解,推动各国关系发展、沟通民心民意、深化理解互信、促进文明交流。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社长梅杰尔别克·舍尔梅塔利耶夫表示,媒体在推广与传播领域始终扮演着核心驱动角色,我们要发挥好自身作用,为信息流通与价值共鸣搭建桥梁。

5月23日,在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青年文化交流营活动中,人民日报社记者阿尔达克·塔巴拉克发言。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雄心摄

新疆日渐成为中国对内对外开放的高地、中外企业家投资兴业的热土,也是广大青年人实现人生理想的梦想之地。在青年文化交流营活动中,人民日报记者阿尔达克·塔巴拉克分享了几个采访中的小故事,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新疆的发展成果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的潜力。

“体验了一把理疗,感觉特别好。”

“中国新疆的城市非常繁华,处处充满活力。”

“到处都是幸福生活的场景,我很喜欢这里。”

在随后开展的参访活动中,中外媒体及机构代表分别前往北疆、南疆、东疆,领略多元文化的魅力。

在天山南北,大家聚焦经济、文旅、生态等领域,直观感受新疆的繁荣发展、民生幸福,用笔和镜头向世界讲述真实、立体、生动的新疆。“以心相交”的软联通,如天山融雪滋润绿洲,为多边合作培育深厚情感土壤。

“中国新疆多民族文化令人印象深刻。”看完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演出后,吉尔吉斯斯坦《自由之山报》政治部主任祖尔普卡阿尔·萨帕诺夫期盼以后能举办更多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共担责任使命

索海尔·汗认为,当信息泛滥并且顺势爆发,媒体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形成权威性的社会意识,并且能够加强互信。这一观点在论坛及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共鸣和充分印证。

“各位看到了新疆现代化进程取得的成就和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现状。新疆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人权问题。”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吐尔孙·艾拜诚挚地向各国媒体介绍。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当各国媒体记者深入了解新疆,对美西方一些势力散播的谣言谬论以及“以疆制华”图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家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向国际社会展示更多中国新疆真实面貌,反击不实言论。

“事实永远不会被抹黑,谎言终将被真相碾碎。”伊朗《德黑兰时报》记者普亚·胡塞尼说,某些西方政客无视新疆在教育、医疗、经济发展上的巨大成就,无视这里各民族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真实图景。

在当今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动荡变革之际,许多上合国家媒体都谈到,我们面临西方国家在区域制造虚假信息和不实叙事,需要加强上合组织的自主叙事,进一步彰显团结协作的上合力量。

5月26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嘉宾参观新奇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宋海波摄

面对西方舆论霸权的挑战,论坛发出集体强音,各国媒体致力于倡导坚守新闻伦理、抵制虚假信息和恶意炒作,构建有利于上合组织发展的良好传播秩序和舆论生态。

“舆论越是纷繁复杂越需要媒体汇聚理性声音,为交流合作凝聚团结共识。”新华通讯社副社长袭艳春表示。

“只有主动讲、敢于讲,文化互鉴、民心相亲、友谊长存,才能更好实现。”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于运全表示。

“我们共同的使命就是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在信息聒噪的海洋中保持一份理智,共同抵御不实的虚假信息。”塔吉克斯坦“Asia-Plus”媒体集团创始人兼总编辑乌梅德·巴巴哈诺夫表示。

“新闻工作者必须守好两个底线:一是追求真相,绝不能胡编乱造。二是传播美好,绝不能张扬丑陋。”新疆日报社(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总经理)石锋表示。

外交部欧亚司参赞崔国杰倡议,搭建多元媒体矩阵,以真相回击谎言,以事实驳斥抹黑,共同发出正义强音,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全球南方国际舆论话语权,推动形成更加多元、公正、平衡的国际舆论生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的舆论支撑。

【责任编辑:卢小凡】
返回顶部
Sitemap